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嘉義市的發展與都市設計

本來我在 PTT 有貼一篇我自己對於嘉義市發展的一些遠景,

我個人是還蠻滿意的,

不過版主大人似乎不太欣賞,

時間一久沒有收錄,自動就消失了。



備份在這裡,希望到時候還可以找得到。

嘉義市是一個頗有歷史的都市,
可惜發展被先天的地理環境所限制住。

從初期的都市發展來看,
嘉義市可以說是從火車站出發,主要的軸線就是中山路。

可惜中山路不過一公里多,一直到嘉義公園就停了下來,
如果可以像台中中港路的軸線那樣帶動台中發展,
我想嘉義絕對不僅止於此。



這時我或許有點埋怨前站後站設置相反,
如果站前的方位改成朝向西北的博愛路這方,那麼嘉義會是怎樣呢?



算了,感傷歸感傷,
現在想講的是現狀就是土地比人家小,腹地比人家小,
人口、工作機會沒有一個比得過別人的,那嘉義市還有得玩嗎?


說真的,我真的覺得要玩的機會很大,就看敢不敢玩、要不要玩。

先前役郡所拆除風波,與每每行經新市府大樓前擾人的不規則鋪面,
讓我有了一點想法。


既然中山路是嘉義市固有的軸線,
中央噴水池又是全體嘉義市民共同的回憶與驕傲,
我認為不妨藉由這樣一個機會,
以噴水池做為起點,往嘉義公園出發,經過市政府,
創造媲美台中市綠園道人車分道的公共空間。





我有觀察一下中山路兩旁的住店與商業型態,
陶板屋、野宴、三皇三家、...等等的店家,
目前其實已經存在一部份不同於其他商業模式的活動,
是比較休閒的,比較閒適的,很適合加強發展下去。

創造綠園道一直到嘉義公園、嘉義商職前,
我認為可以把公園圍牆的界線打破,
讓公園的綠意、休閒活動延伸擴張到啟明路、嘉義商職前廣場。


要塑造別樹一格的公共空間當然不能只有這樣,
還要繼續結合棒球場、二二八紀念公園等公共設施,
也就是我希望綠園到繼續沿著啟明路,往體育館方向前進,
結合體育館周邊與彌陀路口的公園空間。





這是嘉義市的機會,
嘉義一些主要公共建設很恰巧都位在啟明路這個方向的軸線,
尤其啟明路一些眷村拆除一堆空地等在那邊等著規劃,
如果這些不利用,哪裡還有比這裡更棒的潛力?


假如適當地做結合,我真的可以想像嘉義不會輸給京都的潛力。





當然,這樣子還不夠,

接下來是我覺得最重要,最有機會發展出嘉義特色的地方,

就是把垂楊路的蓋子打開,讓親水空間釋放,結合水岸,
成為嘉義是整個變成完全適合休憩的公共空間。



或許不需要整條垂楊路都打開,
至少彌陀路到吳鳳路這段空間我認為非常有潛力,
至於污水整治問題,我看過的資訊是可以解決的,
只要污水下水道設立得宜,溪水源頭水源經過清潔,
搭配生物多樣性生態工法整治,其實水是不會髒的。


大學時期有一組同學討論的議題就是打開嘉義市垂楊路的水溝蓋,
然後設計整條垂楊路都是可以下水親水的空間,
就有討論研究過這樣的可行性。
(他們的指導老師就是設計大雅路啟明路二二八紀念公園的建築師。)




這麼一來,一個馬蹄形的公共休憩空間就成形了,
嘉義市的腹地小,工作機會少,是應該要考慮觀光塑造議題的,
然而端出來的產品絕對不能是半吊子的東西,

一座射日塔?一座鐵道文物館?還是英明的市府團隊的新市政府大樓?
嘉義的發展不能只靠一兩座建築或三兩個活動就能讓死水復活。


要搞就要搞大一點,口號喊那麼大,動作就要大!




這一點點只是我的一點點想法,希望能夠讓嘉義市改變風貌,
市區本身塑造足夠的風格,
才能有本錢希望來故宮分院、阿里山、奮起湖的遊客進到嘉義市區,
不然一廂情願認為有了故宮分院嘉義市馬上就會好轉,工作機會就會變多,
那是騙人的。




其實不是只有我提的這個想法,應該還有很多的機會,
只是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分享出來,



然而,我覺得這也不過是我自己的異想天開,
現實還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一點一點流失,
看著嘉義慢慢地被邊緣化,機會和重心慢慢往北往南往西流走。



我們能做的太少,只能做做白日夢,
自以為對故鄉的感情可以真的改變些什麼,其實還是狗吠火車。